作為中國航天系統唯一的齒輪及傳動裝置研發生產單位,群建精密自2002年開始參與國家航天空間工程重點項目。連續嚙合的齒輪,傳遞著動能,也驅動著這家專注齒輪研發生產的企業數十年如一日地鉆研精進。2022年,企業入選工信部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名單。

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廠區(企業供圖)
“上半年,我們重點研發了諧波減速器齒輪、空間工程精密齒輪系、特種微型減速器等精密齒輪傳動核心產品,開展了精密滾珠絲杠等絲杠產品的研發生產工作,完成電動伺服缸的研發,保障了國家重點項目順利完成。”龍見炳說。
今年以來,除了聚焦攻關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群建精密以市場為導向,搭建起市場化、精準化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
在高端汽車齒輪制造板塊,企業把目光轉向新能源汽車市場。當前,公司正與慶鈴汽車就新能源電驅橋項目展開深度交流與研發合作,新能源汽車動力傳動產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積極進展,生產合作將持續推進。
經過七年的技術沉淀,企業攻關的機器人關節諧波減速器技術取得突破,并打破國外壟斷。從0到1,更要從有到優。現在,企業著重攻克的是如何進一步縮短研制周期、優化成本,更好滿足大批量生產的需求。

群建精密生產車間自動化產線(企業供圖)
在群建精密生產車間自動化產線,正開足馬力趕訂單。在一個自動化加工島臺前,龍見炳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建有半自動生產線8組、全自動生產線4組,實現從齒坯到成品每分鐘產出1件的生產節奏,通過不同的機械設備組合,利用機械手精準抓取、裝夾等,可完成滾齒、倒棱、剃齒、打標、在線檢測等5道工序,系統還會同步記錄生產工序、計劃件數、實際生產進度以及各臺設備的運行狀態等信息,機械化操作效率是過去的3至5倍,產品質量更加穩定,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
企業的熱處理中心是一個服務相關制造企業的加工平臺。龍見炳介紹,熱處理能改變材料的結構和性能,企業的熱處理能力不僅能滿足自身需求,還能為園區內的企業做優配套,更能輻射周邊省區,目前中心日均熱處理能力在1萬件以上。

群建精密生產車間自動化產線(企業供圖)
硬實力背后是人才的強支撐。群建精密成功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端人才引進機制不斷完善;聚焦產業方向,設立了6個專業化技術研究室,并且招引的人才逐漸成為團隊龍頭;設立成本管理室,降本、提質、增效工作不斷落細落實……
我國國徽上的齒輪代表工業,象征工人階級,齒輪對于國家工業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作為一家有55年齒輪研制經驗的工業企業,群建精密從“傳統”向“新”而為,已然成為新興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