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報告開篇致辭中,雙環傳動董事長吳長鴻表示,ESG將作為公司面對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雙環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這與雙環“好一點、好很多”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也是吳董所強調的“沒有一夜成名,只有百煉成鋼”的長期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雙環堅持“走齒輪嚙合發展之路,盡建設和諧社會之責”,緊跟時代步伐,持續踐行ESG理念,不斷增強企業活力、競爭力、創新力和抗風險能力,將“長期主義”貫徹在高質量發展始終。
久久為功 以持久創新賦能發展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報告以“從無到有、從零到一的創新之路”為開篇,重點闡述了雙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產品創新的生動案例,呈現在新型工業化浪潮席卷之下,雙環勇立潮頭、銳意進取,積極應對變革、賦能發展的不凡歷程。這一個個生動實踐進一步凸顯了雙環久久為功的創新精神。

● 10多年前引入并逐步形成的雙環特色SPS卓越績效管理系統,以管理創新驅動卓越運營,成為雙環各項創新事業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的沃土;● 以雙環20多年精益生產經驗為基礎建設的“未來工廠”,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智能工廠建設的雙環實踐;● 10多年前即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齒輪與RV減速器等高精尖產品領域,經過長期持續不斷地創新與精進,目前已成功研發并實現量產,成為國內行業的佼佼者。
治理,夯實發展基石
報告披露雙環傳動通過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確保公司規范運作、穩健運營。并建立健全ESG治理組織體系與工作機制,統籌ESG各項工作推進,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長期以來,雙環將公司治理放在突出位置,在日常經營中嚴守合規經營底線,推進合規文化建設,深化全面風險管理,打造卓越績效管理,培育“專業、敬業、高效、廉潔”的員工隊伍,不斷提升治理水平。

報告顯示,雙環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榮登浙江上市公司最佳內控獎TOP30;自主研發的工業系統通過了三級等保評估檢測,這是國家對非銀行機構的最高級認證。
匠心,提升服務品質
匠心是雙環的立業之本。報告披露,雙環成立40余年來,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踐行工匠精神,堅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質量理念,通過大力培養工匠隊伍、推動精益生產、加強質量管理、制定全流程定制化服務等舉措,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與客戶滿意度,鑄就雙環品牌。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雙環強大而穩定的工匠隊伍,深入踐行的精益生產理念,為持續保障產品質量、提供一流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報告顯示,2022年客戶滿意度達92.70 %,未發生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大批次召回事件;截止2022年底,有989 名員工在雙環踐行工匠精神超過10 年,其中多人分別獲得國家級、市級五一勞動獎章和勞動模范,多人獲得省、市級各類工匠稱號。
環保,守護綠水青山
雙環傳動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將低碳理念貫穿工廠的設計、建設及運營,致力于實現生產全流程降碳。雙環通過大力開展光伏發電項目、采購綠電等措施推進清潔能源使用。同時,還積極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平臺、開展清潔生產、踐行節能減排、宣揚綠色環保理念,強化低碳意識,賦能綠色制造。目前,一幅“深入踐行低碳理念,共建綠色美好未來”的和諧畫卷正在雙環全面鋪開。

報告顯示,2022年雙環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23.07 萬噸,相比2021年降低 7.04 %;工業增加值溫室氣體排放量0.9t CO?/萬元,相比2021年降低36.17 %。
共進,培育一流隊伍
雙環傳動弘揚“一群人、一件事、一輩子”的企業精神,報告詳實展示了雙環長期以來全力打造“家文化”,關愛員工成長,構筑溫馨家園的系列舉措。搭建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與職業晉升通道,并通過系統培訓,不斷提升員工技能,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通過全員健康體檢、安全月活動開展、困難員工及家屬救助、企業文化活動開展等方式打造全方位關愛體系,將關愛融入員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報告顯示,2022年度雙環培訓費用投入343 萬元,培訓項目次數 4245 次;截止2022年底,雙環愛心基金累計幫扶困難員工21 人,資助金額近15 萬元。
協同,構筑共贏生態
雙環傳動牢記立身之本,與供應商、行業和區域構建共贏生態。幫扶供應商不斷提升現場管理、產品品質等,賦能供應商發展;通過成立愛心基金、帶動就業、參與公益活動、組織志愿服務等方式,反哺社會。堅守初心,勇擔重責,以源源不斷“雙環溫度”,弘揚大愛精神,共建和諧社會。

報告顯示,2020-2022年,公司共投入254.59 萬元助力社區發展和區域繁榮,其中,截止2022年底,雙環愛心基金共捐助金額總計75 萬多元,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就業約 400 人。截止2022年底,29 家核心供應商合作超過10 年;參與制定國家或行業標準19 個。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雙環傳動將深入踐行ESG發展理念,進一步聚焦產品與技術創新,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并一如既往地關愛員工、回報社會,以實際行動做長期主義的高質量發展踐行者,為共同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新產業生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