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特黄大片大全我想,老女人久久久久精品三级,91亚洲精品,97一区二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齒輪工業領域服務平臺,行業技術的領航者;
把齒輪傳動之脈搏,譜信息時代之新篇!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資訊 » 行業動態

今天,全省表彰!戚墅堰所捧回4項省級榮譽

發布時間:2022-06-13 | 來源:中車戚所 | 作者:
   6月9日上午,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南京召開,表彰2021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戚墅堰所多個項目獲獎。戚墅堰所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成龍受邀至常州分會場參會。

  

 

  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研發及應用”

  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軌道交通車輛走行系統核心零部件關鍵鑄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江蘇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時速350公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吸能聯掛系統”

  “軌道交通車輛用踏面清掃裝置”

  那么戚墅堰所科技創新取得大突破的秘訣是什么呢?下面為您揭曉:

  去年,中車戚墅堰車輛工藝研究所 4 個項目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分別為 1 個一等獎、1 個二等獎、2 個三等獎,占經開區獎項的“半壁江山”。“大滿冠”的背后,是中車戚墅堰所長期以來堅持向科技創新要答案的發展準則,通過緊盯軌道交通行業前沿技術,多措并舉呵護培育科技工作者,真正讓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

  

 

  抓住每一個行業風口

  “公司作為我國軌道交通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專業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在軌道交通的每一次行業轉型發展中,都及時抓住風口,尤其是跟上了中國鐵路 6 次大提速的步伐。正確的發展方向讓科研工作有的放矢。”中車戚墅堰所副總工程師、科技管理部部長趙厚健介紹。

  去年,戚墅堰所所榮獲的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是“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研發及應用”。這款產品正是抓住了高鐵發展的風口,滿足中國各速度等級“復興號”高鐵的安全運行要求。產品還摘得了中國工業大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

  

 

  “夏天去最熱的地方,冬天去最冷的地方。”李楓是齒輪傳動系統的主要研發人員,回憶團隊科研之路,足跡可謂遍布大江南北。夏天,他帶著團隊在山西跟蹤 CR400 系列產品數據;冬天,又在呼和浩特跟蹤CR300 系列產品數據。千百次的實驗,最終為“復興號”齒輪傳動系統的研發奠定了扎實的技術支撐。

  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的項目分別是“軌道交通車輛走行系統核心零部件關鍵鑄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時速 350 公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吸能聯掛系統”和“軌道交通用踏面清掃裝置” (工人創新項目),這些項目均為“復興號”高鐵、中國標準地鐵等國家重大項目配套重要零部件。

  

 

  近年來,企業依托高鐵、地鐵、城軌平臺,獲得國家、省部級重大專項支持 30 余項,開發了齒輪傳動系統、基礎制動裝置、車鉤緩沖裝置等產品,突破了聯軸節和油壓減振器等“卡脖子”問題,為各個速度等級的中國列車制造貢獻了“戚所力量”。

  為科技工作者成長“給位子”“鋪路子”

  “如果說對科研的熱愛是科技工作者工作的內生動力,那么,企業和社會對他們的呵護則是不可或缺的外在推力。”趙厚健介紹,通過“ 給位子”“鋪路子”,公司不斷激發科技工作者的熱情。

  

 

  早在1984年,中車戚墅堰所主動取消部分事業費撥款,加快科研體制改革步伐,實行科研項目有償合同制、科研成果有償轉讓和課題承包制。可以說,科研創新的基因一直流淌在公司的血液里。

  如今,中車戚墅堰所形成了中車科學家、首席專家、資深專家、專家、核心人才等多層級科技工作者晉升通道,讓科技工作者有盼頭,有目標;制定預約獎勵機制,根據“目標確定額度、績效決定兌現”的原則,對公司科技工作者申報的科研項目進行分階段兌現獎勵,每年累計發放獎勵金額達 100 萬元以上,還為先進科技工作者提供免費體檢;每年召開科技質量信息化工作會議,表彰先進科技工作者,其中經專業評審后獲評特等獎的項目獎金超 20 萬元……

  “公司的每一個獎項都有詳細的考核標準,并由專業的評審把關,并不是每年都會評,以特等獎的評選舉例,上一次頒發是在 2019 年。”趙厚健介紹。

  打造最強的知識輸入輸出陣地

  通 “ 渠 ” 方 能 引“水”。中車戚墅堰所科協下設技術研發分會、工程機械分會、生產保障分會等 19 個專業分會、學組,科協成員約 1600 人,占公司總人數的近 50%。

  近年來,公司科協充分發揮好智庫作用,集聚最優最新的資源和人才,打破技術壁壘和信息不對稱局面,打造最強的知識輸出陣地,讓科技工作者共同激蕩思想的火花。

  實施“專家治會”,由公司總工程師擔任科協主席,科技管理部部長擔任科協秘書長,主持科協日常工作,組建技術專家委員會,指導科協的各項工作開展。

  國際軌道交通機械傳動技術創新論壇、軌道交通車輛車輪踏面控制技術國際論壇、國際軌道交通材料工藝論壇……公司科協一方面從外部尋求資源,開展國內、國際專家大講堂和大型論壇,聯合技術攻關,解決行業難題;另一方面聯合技術研發中心,邀請公司業務骨干開展技術沙龍,內部切磋交流,分享經驗知識。

  近3年來,公司共開展大型論壇3次、專家大講堂近 20 次、技術沙龍 30 余次,參與人數近5000 人次,建立起了大、中、小不同規模的知識輸入輸出陣地,使科技工作者時刻保持對前沿技術的敏感認知,切實提高他們解決難題的能力。

  

 

  2020 年,公司科協獲常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榮譽稱號。“科協不光服務于公司的科技 工作者,也希望‘走出去’,參與社會科普,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科學、愛上科學。”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靳國忠介紹,通過舉辦科技創新道德講堂、科技成果展和在微信小程序上舉辦知識競賽,科協不斷擴大在公司內外的影響力,提高服務力。

  “下一步,公司將聚焦‘雙碳’戰略,探索新能源領域,通過優勢重塑,實現科技創新加速賦能產業發展新格局。”靳國忠說。

[ 業界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