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把安全性作為新能源汽車產品最關鍵的指標,把提高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如何充分調動行業積極性,集聚經驗,指導全行業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成為當前最迫切的問題。”正如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所言,在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迫切需要得到全行業重視的當下,一項安全指南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聯合組織的電動汽車安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發布會在京舉行。這項涵蓋了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使用、再利用各個環節的安全風險及防范措施的指南,將對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提供重要指導。
指南覆蓋了人身安全、車輛使用安全、售后安全、維護安全、動力電池系統安全、充電安全、充電設施、售后服務過程、回收再利用的儲運、拆解、重整的安全,以及健康數據等環節的安全,共分11個專題,從各個專題的安全性風險分析著手,系統研究梳理從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售后、運維控制安全風險,形成安全管理保障體系,進而實現全鏈條、全過程的安全。
指南編制組副組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表示,電動汽車作為車輛的屬性還有不足,安全性方面的問題存在著安全隱患,讓使用者不放心。“我們應該承認引起電動汽車安全性事故的原因比較復雜,與整車匹配設計、材料選擇、電芯和模塊結構、系統集成、連接結構、電池管理系統、生產管控、產品試驗驗證、售后服務、充電方法、充電運維管理、回收再利用過程安全管理、火災管控方法等多種因素有關。電動汽車的安全性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發展電動汽車要堅守的底線,需要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王子冬強調,“一個產品要實現產業化,最關鍵的是要把產品本身的問題解決掉,成為讓使用者放心的商品!這是產品與商品的區別。電動汽車目前正在努力成為商品的過程中!”
王子冬介紹,指南從電動汽車全產業鏈條和全生命周期入手,梳理了電動汽車的各種安全風險,參考現有國際國內標準,匯集一線專家的經驗編制而成,目的是給從事電動汽車開發和生產企業從業人員,以及服務保障人員和廣大消費者進行指導和提供參考。
指南各專題都有哪些要點,請看要點摘錄:
乘用車安全組
電動乘用車安全組代表、上汽集團EV動力平臺總工程師浦金歡介紹,電動乘用車安全的編制原則是不違背現有國家標準體系,針對純電動乘用車特點,從各環節梳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防護措施。結合企業開發的實踐經驗,提供指導性的意見,保障全生命周期內的安全性。
電動客車安全組代表,北汽福田歐輝客車技術中心主任劉繼紅介紹,電動客車安全主要涉及防觸電安全、防水安全、防火安全、控制安全、碰撞安全、逃生安全、EMC安全、存儲和運輸安全、安全檢查、電驅動總成安全等10個方面。
電池安全主要內容
電池安全組代表、天津力神副總經理高俊奎表示,電池安全的編制旨在關注安全,指南中盡可能列出了各種影響安全的因素,做到寧多勿漏;指南還試圖做到文字結構一體性,從生產環境要求、設計、制造、評價、運輸等做了安全方面的完整說明。
統計結果顯示,BMS失效及電池系統失效是引發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的兩類因素。電池系統安全組代表、東軟睿馳高級總監郭曉東表示,當前,行業內對BMS及電池系統的失效模式、失效可能產生的風險、應對措施缺乏統一認識,對BMS及電池系統安全相關的設計開發也缺乏基本要求和實踐指導。電池系統安全的編制參考了國際國內相關法規要求,收集了各企業BMS及電池系統安全設計的成熟經驗和優秀實踐,確保指南的先進性,并深入討論、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確保BMS及電池系統安全要求的可操作性。同時,關注行業最新技術發展趨勢,探討解決BMS及電池系統的新問題,確保指南前瞻性。
充電基礎設施安全主要內容
充電技術設施安全組代表、普天新能源首席科學家邵浙海則強調,各種不同途徑的相關數據顯示,燃燒事故主要集中在純電汽車領域,三元電池占比居高,安全事故與充電因素存在較高相關性。
動力蓄電池回收再利用章節的編制主要遵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在管理方法、體系建立上要明確各方責任、權利、義務,共設置了8個章節。
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安全組代表、中國鐵塔公司高級總監高健強調,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各個步驟均需要按照相關規章嚴格執行,否則電池容易發生短路、冒煙、起火等安全事故。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但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風險也在逐漸凸顯,汽車產品的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正處于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沒有安全就沒有產業發展的未來。“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在一系列工作的基礎上,在各部委的支持下,協會和聯盟聯合整個行業力量共同制定了電動汽車安全指南,涵蓋了研發、生產、使用等環節,指導行業企業及用戶開展安全相關工作,時刻緊繃安全弦,嚴把安全觀。”他表示,安全指南的發布對提高全行業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認知,提高安全性設計、制造水平以及相關的售后服務,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期望全行業的企業共同努力,更好的推動安全指南的落實。行穩才能致遠,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為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前行,更是為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呼吁業界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堅定不移的扛起安全這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同時,希望協會和聯盟,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指南的發布只是萬里長征走過的第一步,要共同推動指南的落地見效,而不是落在紙面上束之高閣。要跟蹤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實踐的經驗,階段性的修訂完善相關內容,更好的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要努力為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中國貢獻。羅俊杰說。”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則表示,電動汽車的發展勢不可擋,在中國采取政府推動,以市場拉動技術的方式,讓我們在世界中由落后變為先進,由跟跑變為領跑,這種形式下,安全成為當前緊迫的事情,但對于安全,全世界都沒有研究透徹,在國內標準還沒有正式實施之前,短期內政府制定規則并不現實,因此協會牽頭聯合行業制定一個安全指南,以參考性和指導性為原則給行業一個指導。“指南工作得到了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行業積極性也非常高,但指南是迄今為止的經驗總結,仍存在一定不完善之處,未來,會繼續組織行業的企業結合實踐發展經驗,不斷提高和完善。”董揚說。
萬鋼強調,希望中汽協等組織編制單位,繼續做好指南的修訂和完善工作,集眾智、匯群力,為全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同時,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打開中國市場,讓中國變成先進國家和先進企業共同發展和共同開發競爭的主陣地。

1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聯合組織的電動汽車安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發布會在京舉行。這項涵蓋了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使用、再利用各個環節的安全風險及防范措施的指南,將對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提供重要指導。
指南覆蓋了人身安全、車輛使用安全、售后安全、維護安全、動力電池系統安全、充電安全、充電設施、售后服務過程、回收再利用的儲運、拆解、重整的安全,以及健康數據等環節的安全,共分11個專題,從各個專題的安全性風險分析著手,系統研究梳理從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售后、運維控制安全風險,形成安全管理保障體系,進而實現全鏈條、全過程的安全。
指南編制組副組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表示,電動汽車作為車輛的屬性還有不足,安全性方面的問題存在著安全隱患,讓使用者不放心。“我們應該承認引起電動汽車安全性事故的原因比較復雜,與整車匹配設計、材料選擇、電芯和模塊結構、系統集成、連接結構、電池管理系統、生產管控、產品試驗驗證、售后服務、充電方法、充電運維管理、回收再利用過程安全管理、火災管控方法等多種因素有關。電動汽車的安全性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發展電動汽車要堅守的底線,需要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王子冬強調,“一個產品要實現產業化,最關鍵的是要把產品本身的問題解決掉,成為讓使用者放心的商品!這是產品與商品的區別。電動汽車目前正在努力成為商品的過程中!”
王子冬介紹,指南從電動汽車全產業鏈條和全生命周期入手,梳理了電動汽車的各種安全風險,參考現有國際國內標準,匯集一線專家的經驗編制而成,目的是給從事電動汽車開發和生產企業從業人員,以及服務保障人員和廣大消費者進行指導和提供參考。
指南各專題都有哪些要點,請看要點摘錄:
乘用車安全組

電動乘用車安全組代表、上汽集團EV動力平臺總工程師浦金歡介紹,電動乘用車安全的編制原則是不違背現有國家標準體系,針對純電動乘用車特點,從各環節梳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防護措施。結合企業開發的實踐經驗,提供指導性的意見,保障全生命周期內的安全性。
電動客車安全組代表,北汽福田歐輝客車技術中心主任劉繼紅介紹,電動客車安全主要涉及防觸電安全、防水安全、防火安全、控制安全、碰撞安全、逃生安全、EMC安全、存儲和運輸安全、安全檢查、電驅動總成安全等10個方面。
電池安全主要內容

電池安全組代表、天津力神副總經理高俊奎表示,電池安全的編制旨在關注安全,指南中盡可能列出了各種影響安全的因素,做到寧多勿漏;指南還試圖做到文字結構一體性,從生產環境要求、設計、制造、評價、運輸等做了安全方面的完整說明。
統計結果顯示,BMS失效及電池系統失效是引發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的兩類因素。電池系統安全組代表、東軟睿馳高級總監郭曉東表示,當前,行業內對BMS及電池系統的失效模式、失效可能產生的風險、應對措施缺乏統一認識,對BMS及電池系統安全相關的設計開發也缺乏基本要求和實踐指導。電池系統安全的編制參考了國際國內相關法規要求,收集了各企業BMS及電池系統安全設計的成熟經驗和優秀實踐,確保指南的先進性,并深入討論、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確保BMS及電池系統安全要求的可操作性。同時,關注行業最新技術發展趨勢,探討解決BMS及電池系統的新問題,確保指南前瞻性。
充電基礎設施安全主要內容

充電技術設施安全組代表、普天新能源首席科學家邵浙海則強調,各種不同途徑的相關數據顯示,燃燒事故主要集中在純電汽車領域,三元電池占比居高,安全事故與充電因素存在較高相關性。
動力蓄電池回收再利用章節的編制主要遵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在管理方法、體系建立上要明確各方責任、權利、義務,共設置了8個章節。

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安全組代表、中國鐵塔公司高級總監高健強調,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各個步驟均需要按照相關規章嚴格執行,否則電池容易發生短路、冒煙、起火等安全事故。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但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風險也在逐漸凸顯,汽車產品的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正處于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沒有安全就沒有產業發展的未來。“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在一系列工作的基礎上,在各部委的支持下,協會和聯盟聯合整個行業力量共同制定了電動汽車安全指南,涵蓋了研發、生產、使用等環節,指導行業企業及用戶開展安全相關工作,時刻緊繃安全弦,嚴把安全觀。”他表示,安全指南的發布對提高全行業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認知,提高安全性設計、制造水平以及相關的售后服務,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期望全行業的企業共同努力,更好的推動安全指南的落實。行穩才能致遠,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為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前行,更是為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呼吁業界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堅定不移的扛起安全這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同時,希望協會和聯盟,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指南的發布只是萬里長征走過的第一步,要共同推動指南的落地見效,而不是落在紙面上束之高閣。要跟蹤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實踐的經驗,階段性的修訂完善相關內容,更好的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要努力為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中國貢獻。羅俊杰說。”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則表示,電動汽車的發展勢不可擋,在中國采取政府推動,以市場拉動技術的方式,讓我們在世界中由落后變為先進,由跟跑變為領跑,這種形式下,安全成為當前緊迫的事情,但對于安全,全世界都沒有研究透徹,在國內標準還沒有正式實施之前,短期內政府制定規則并不現實,因此協會牽頭聯合行業制定一個安全指南,以參考性和指導性為原則給行業一個指導。“指南工作得到了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行業積極性也非常高,但指南是迄今為止的經驗總結,仍存在一定不完善之處,未來,會繼續組織行業的企業結合實踐發展經驗,不斷提高和完善。”董揚說。
萬鋼強調,希望中汽協等組織編制單位,繼續做好指南的修訂和完善工作,集眾智、匯群力,為全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同時,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打開中國市場,讓中國變成先進國家和先進企業共同發展和共同開發競爭的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