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過去,如何總結過去的一年?一句話,2017年70萬的目標是已經實現了的(具體數據還沒有報出來)。人們更關心2018年,筆者的觀點是: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穩步、快速發展的一年,目標一定會超過100萬輛。
一、2018年政策穩定是基本特征
2017下半年,有關補貼退坡提前的傳言是一波又一波。更有媒體說,補貼提前退坡,是已經確定了的事情。王秉剛老師對這些不負責的炒作,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提出過批評,但是依然不少人還要炒作。到了12月上旬,溫州政府出臺了2018年新能源地方補貼政策,于是有關炒作北京地方補貼會提前取消的傳言基本消停;到了年底,有關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文件發布,于是補貼提前退坡的傳言開始消停。直到2018年01月2號,實際上還有不少人士依然在打聽補貼政策會不會提前退坡?筆者對政策研究的基本結論是:2018年政策穩定是基本特征。
二、如何正確當前補貼政策的科學性?
不少人士對當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正確性,提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質疑,有提出要取消,有提出必須提前退坡,有的認為,如果在這樣繼續補貼下去,國家財政背不起了;還有人主張把補貼款直接發給購車者。一句話,以上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發給整車廠不公平、不公正,于是極力主張取消補貼、極力贊成補貼提前退坡。
如果理解了目前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就會少了許多誤解,少了許多雜音。大家思想就統一到如何借用補貼政策的東風,把精力放到如何高質量、高水平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產品上來。
1)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源于稅,但是在培育新稅源
稅用來干什么?一般常識。一是用來供養軍隊、二是辦學校的。通常的,還有用來辦公益事情的,比如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用稅來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許多人就不理解了。實際上,全世界汽車大國都在用財政補貼政策,在發展本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其基本目的,是在培育新的稅源。清華大學陳全世教授多次報告提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到目前為止一共用400億元,不多。但是沒有專家測算過(報告過),這400億元產生了多少新的稅源,產生過多少社會效益。
2)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是在發福利
許多人士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有誤解,感覺不公平,質疑補貼款為什么發給整車廠,認為這樣不公平、不合理。正確理解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是在發福利。而是國家在發展生產,支持發展新能源產業,對老百姓沒有公平與公平的問題,對整車企業而言,也沒有公平與公平的問題。
3)為什么發展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把控放在整車廠
補貼是產業發展資金,該如何發放?這個有一個安全風險如何控制的問題。錢源于稅款,政府有義務把控發放的安全性。一些人士對一些企業騙補貼的行為,義憤填膺。但是政府能有效把騙補全部追回來,說明把控制環節在整車廠是科學的。一是這個補貼是發展生產資金,放在整車廠(生產環節)是正確的;如果發給最終用戶,就是福利了;二是整車廠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末端,如果補貼下發環節放在新能源產業前端企業和中間企業,考核起來相當困難,如果出現騙補現象,控制起來非常困難。
4)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源于稅,受惠的是最終用戶
許多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發給整車廠,受惠的就是車企。其實也是誤解。一是車企必須把產品賣出去;二是賣給用用戶的產品價格,事前是剔除了國家規定補貼額的,就是說用戶是國家補貼的最終受惠者;三是新能源汽車是新產品是有風險的,用戶買新能源汽車也承擔一定風險(含使用上不便利),所以說,用戶買新能源汽車受惠國家補貼是合理的。不買新能源汽車的也不承其擔風險,就不能受惠國家補貼。這比較是科學的。
三、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為什么不會提前退坡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時間一般是5年以上,可以說是頂層設計。而頂層設計政策的頒布是有一定流程的,修改頂層設計也是經過同樣流程的??梢哉f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一直是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推進的,比如“三縱、三橫”的技術路線,2017年補貼退坡20%,2019年再退坡20%,2020年補貼退出。
應用推廣開始于2015年,前一個是示范推廣。2015年補貼在示范推廣基礎上已經退坡20%,2017年補貼退坡20%是規劃之中的事情。許多人感覺到政府補貼政策年年在變,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比如說,2016補貼政策在2015年基礎上是穩定的。2017年是要退坡20%,2018年在2017年的基礎上是穩定的。2019年是再退坡20%。這些在頂層設計規定了工作節點。
結論是,炒作已經頒布的頂層設計政策會提前變更,是沒有意義的。
四、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穩步、快速發展的一年
2017年政策層面為新能源汽發展的流程層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說,新能源汽車公告(目錄)發布基本上一個月一批,補貼下發頻率明顯加快,有關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文件發布及時跟上,目前政策空擋期。
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穩步、快速發展的一年。主要是政策完善,流程暢通。目標基本明確,零部件技術指標,穩步提升。整車廠信心滿滿,2018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即新能源智能汽車。

一、2018年政策穩定是基本特征
2017下半年,有關補貼退坡提前的傳言是一波又一波。更有媒體說,補貼提前退坡,是已經確定了的事情。王秉剛老師對這些不負責的炒作,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提出過批評,但是依然不少人還要炒作。到了12月上旬,溫州政府出臺了2018年新能源地方補貼政策,于是有關炒作北京地方補貼會提前取消的傳言基本消停;到了年底,有關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文件發布,于是補貼提前退坡的傳言開始消停。直到2018年01月2號,實際上還有不少人士依然在打聽補貼政策會不會提前退坡?筆者對政策研究的基本結論是:2018年政策穩定是基本特征。
二、如何正確當前補貼政策的科學性?
不少人士對當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正確性,提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質疑,有提出要取消,有提出必須提前退坡,有的認為,如果在這樣繼續補貼下去,國家財政背不起了;還有人主張把補貼款直接發給購車者。一句話,以上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發給整車廠不公平、不公正,于是極力主張取消補貼、極力贊成補貼提前退坡。
如果理解了目前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就會少了許多誤解,少了許多雜音。大家思想就統一到如何借用補貼政策的東風,把精力放到如何高質量、高水平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產品上來。
1)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源于稅,但是在培育新稅源
稅用來干什么?一般常識。一是用來供養軍隊、二是辦學校的。通常的,還有用來辦公益事情的,比如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用稅來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許多人就不理解了。實際上,全世界汽車大國都在用財政補貼政策,在發展本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其基本目的,是在培育新的稅源。清華大學陳全世教授多次報告提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到目前為止一共用400億元,不多。但是沒有專家測算過(報告過),這400億元產生了多少新的稅源,產生過多少社會效益。
2)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是在發福利
許多人士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有誤解,感覺不公平,質疑補貼款為什么發給整車廠,認為這樣不公平、不合理。正確理解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是在發福利。而是國家在發展生產,支持發展新能源產業,對老百姓沒有公平與公平的問題,對整車企業而言,也沒有公平與公平的問題。
3)為什么發展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把控放在整車廠
補貼是產業發展資金,該如何發放?這個有一個安全風險如何控制的問題。錢源于稅款,政府有義務把控發放的安全性。一些人士對一些企業騙補貼的行為,義憤填膺。但是政府能有效把騙補全部追回來,說明把控制環節在整車廠是科學的。一是這個補貼是發展生產資金,放在整車廠(生產環節)是正確的;如果發給最終用戶,就是福利了;二是整車廠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末端,如果補貼下發環節放在新能源產業前端企業和中間企業,考核起來相當困難,如果出現騙補現象,控制起來非常困難。
4)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源于稅,受惠的是最終用戶
許多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發給整車廠,受惠的就是車企。其實也是誤解。一是車企必須把產品賣出去;二是賣給用用戶的產品價格,事前是剔除了國家規定補貼額的,就是說用戶是國家補貼的最終受惠者;三是新能源汽車是新產品是有風險的,用戶買新能源汽車也承擔一定風險(含使用上不便利),所以說,用戶買新能源汽車受惠國家補貼是合理的。不買新能源汽車的也不承其擔風險,就不能受惠國家補貼。這比較是科學的。
三、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為什么不會提前退坡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時間一般是5年以上,可以說是頂層設計。而頂層設計政策的頒布是有一定流程的,修改頂層設計也是經過同樣流程的??梢哉f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一直是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推進的,比如“三縱、三橫”的技術路線,2017年補貼退坡20%,2019年再退坡20%,2020年補貼退出。
應用推廣開始于2015年,前一個是示范推廣。2015年補貼在示范推廣基礎上已經退坡20%,2017年補貼退坡20%是規劃之中的事情。許多人感覺到政府補貼政策年年在變,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比如說,2016補貼政策在2015年基礎上是穩定的。2017年是要退坡20%,2018年在2017年的基礎上是穩定的。2019年是再退坡20%。這些在頂層設計規定了工作節點。
結論是,炒作已經頒布的頂層設計政策會提前變更,是沒有意義的。
四、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穩步、快速發展的一年
2017年政策層面為新能源汽發展的流程層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說,新能源汽車公告(目錄)發布基本上一個月一批,補貼下發頻率明顯加快,有關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文件發布及時跟上,目前政策空擋期。
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穩步、快速發展的一年。主要是政策完善,流程暢通。目標基本明確,零部件技術指標,穩步提升。整車廠信心滿滿,2018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即新能源智能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