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總裁Dieter Zetsche在本周三、周四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汽車高峰會議Auto Gipfel 2017上談到在現今政治環境不穩定的形勢下汽車行業電動化發展的趨勢。
對Dieter Zetsche來說本屆德國商報的汽車高峰會議就是場主場比賽,因為這次就是在戴姆勒客戶中心及其博物館舉行。他不僅談到了汽車行業的將來,并且也談到了近幾年出現的種種問題。
以下是德國商報主管Gabor Steingart對Dieter Zetsche的專訪主要片斷:
Zetsche先生,讓我們先從大環境談起。美國重新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朝鮮和國際社會的沖突,以及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僅僅是近年來地緣政治下的幾個問題舉例。未來對戴姆勒這樣的全球企業來說還能做好計劃嗎?
我們最近邀請了經濟學主管參與了董事會會議。所有他展示的指標前所未有地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從經濟意義上來講,他對世界經濟趨勢沒有任何看不透的的謎團。但是在政治層面上來看,謎團層層籠罩,幾乎沒有人能看明白。人們在經濟和政治上對環境的理解似乎要完全分道揚鑣了。
但這只是短期現象,對嗎?
可以肯定的是,政治可以對經濟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對我們來說,要做到非常有靈活性,以便可以非常迅速地做出反應。在很多事情不可預期的情況下,我們就得能很快做出反應。
您是具體怎么做的呢?比如,假果美國對德國汽車征收進口稅,您會先準備好一個B計劃嗎?
當然我們會對種種情況作準備,我們不僅僅只有B計劃。比如我們當然也會考察,如果經濟全面不景氣會怎么樣。只是什么時候經濟開始不景氣,我們并不知道。
在去年我們汽車高峰會議的前一天川普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您當時和所有其他人一樣也比較郁悶,但是還是非常樂觀。您的希望是,美國總統的職位對他的改變比他對總統職位的改變多。您現在的想法是什么?
我還是比較郁悶,而且還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確定性。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對此進行積極地影響。但是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可以施加影響,所以就得從現有條件下爭取最好結果。到目前我們的業務還沒有受到任何消極的影響。即使我總體上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這方面還依然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在柏林,CDU/CSU黨,FDP黨以及綠黨正在進行組建政府的談判。您對這個即將上任的號稱“牙買加”的執政聯盟有什么期望?或者您更多的是擔心?
我的擔心是:這幾個黨派最終不能取得很多政策上的一致性,從而整個政府的行動能力降低。在當前這個多變的世界環境下,企業更需要改變和發展– 停滯不前就是后退。這對國家來說也是一樣的。未來的主題如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必須在黨派談判中得到處理。
…..哦,這剛好是黨派在他們拉選票時最不談及的領域。您真的認為,即將上任的執政聯盟確實對未來主題不僅僅是喊喊口號,而是真正解決問題嗎?
到目前為止,政府確實做了很多對的決策。否則我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發展得很好,即使有些事情確實出了狀況。我希望,我們能擁有一個面向未來的政府,而不是總看著過去。我們必須利用機會,發揮我們教育良好的勞動力資源的潛力。
就像難民問題對政府一樣,柴油尾氣門對汽車工業是個天大的棘手問題。您覺得它對汽車工業造成了多大的損害?
毋庸置疑,它在過去兩年來對汽車工業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作為從業人員,我們當然要對我們生產的產品負責。我們也作了不少事情,也對問題進行了徹底調查。我們但是不能總是看著過去。我們必須著眼于未來。未來有太多的挑戰,但是也有很多機會。具體說:柴油機也是可以很清潔的,柴油機還是有未來的。人們現在就可以在我們的展銷廳里購買,其它主機廠也是一樣。
在調查期間,關于公司內部運作您又學到了新的東西嗎?
如果您一年半的時間都在和一個這樣的主題打交道,當然會學到新的東西。所以我們也改變了很多東西。技術規范問題在戴姆勒比以前任何時期都更嚴格。在所有企業的分支機構里,我們都可以很確信地認為,東西在正確地為企業利益而運作。
我在早上我們的問卷調查里問讀者,什么問題他們最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并不是尾氣門,或者是各廠家串通聯合,而是汽車電動化。您是否認為,在將來30-40年以內,電動化是汽車的未來,即使還有電池、續航里程和充電設施這些種種的不確定因素?
這是目前最被看重的實現目標的途徑,目標就是實現汽車零排放。很清楚的是,并不是汽車技術上有未解決的問題,而且整個社會系統也有問題等待解決。政府必須樹立正確的框架條件,但是不要制定具體的方式方法。所以我們需要歡迎各種技術。但是我們不可能對未來40年做出預測。我甚至不能保證在未來10年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從而實現更經濟、更有效和更快捷地零排放出行方式。如果我們沒能在電池方案領域做到法定規范化,那我們就是沒有做好我們的工作。
目前的電網能支持100萬電動汽車的用電量嗎?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被回答。目前肯定的是,許多地方還不能給三個相鄰的家庭就能建一個快速充電樁。兩個和尚搶水吃,第三個和尚就已經放棄了。而且在充電樁之外還有需要解決的其它問題。我們作為車廠必須造出讓人心動的汽車,以至于客戶不會看了又走。但是整個系統還包括電能供給、基礎設施、充電樁、回收問題和材料問題。
您把研發預算再次提高– 而且不僅是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投資。燃油發動機也列在其中,以彌補新能源技術成熟前的空檔。是這樣嗎?
即使是在對技術發展最樂觀的預測當中,我們還是將會長期擁有燃油汽車的。如果我們要在降低二氧化碳的目標上取得進展,就不可能將燃油車停止。我們必須優化燃油車。
汽車在將來不僅僅是驅動方式改變,而且還通過自動化和數字化改變它的整個面貌?
是這樣的。從我們的概念車就可看出,我們在設計上完全是不同的想法。這就是要將完美主義和前衛精神將結合。
您是否擔心,Facebook可以僅用十分之一的人員創造像戴姆勒一樣的價值?或者谷歌集團的Alphabet僅用不多的資金就可實現兩倍的純利潤?
為此谷歌和蘋果或許只是用了5%的經費用于汽車研發。所以這就又將這個問題淡化了。我們必須對這些新興企業表示尊敬。同時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并堅信我們的強項。如果我們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并且繼續我們的研發道路,那我什么都不擔心。






對Dieter Zetsche來說本屆德國商報的汽車高峰會議就是場主場比賽,因為這次就是在戴姆勒客戶中心及其博物館舉行。他不僅談到了汽車行業的將來,并且也談到了近幾年出現的種種問題。
以下是德國商報主管Gabor Steingart對Dieter Zetsche的專訪主要片斷:
Zetsche先生,讓我們先從大環境談起。美國重新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朝鮮和國際社會的沖突,以及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僅僅是近年來地緣政治下的幾個問題舉例。未來對戴姆勒這樣的全球企業來說還能做好計劃嗎?
我們最近邀請了經濟學主管參與了董事會會議。所有他展示的指標前所未有地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從經濟意義上來講,他對世界經濟趨勢沒有任何看不透的的謎團。但是在政治層面上來看,謎團層層籠罩,幾乎沒有人能看明白。人們在經濟和政治上對環境的理解似乎要完全分道揚鑣了。
但這只是短期現象,對嗎?
可以肯定的是,政治可以對經濟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對我們來說,要做到非常有靈活性,以便可以非常迅速地做出反應。在很多事情不可預期的情況下,我們就得能很快做出反應。
您是具體怎么做的呢?比如,假果美國對德國汽車征收進口稅,您會先準備好一個B計劃嗎?
當然我們會對種種情況作準備,我們不僅僅只有B計劃。比如我們當然也會考察,如果經濟全面不景氣會怎么樣。只是什么時候經濟開始不景氣,我們并不知道。
在去年我們汽車高峰會議的前一天川普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您當時和所有其他人一樣也比較郁悶,但是還是非常樂觀。您的希望是,美國總統的職位對他的改變比他對總統職位的改變多。您現在的想法是什么?
我還是比較郁悶,而且還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確定性。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對此進行積極地影響。但是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可以施加影響,所以就得從現有條件下爭取最好結果。到目前我們的業務還沒有受到任何消極的影響。即使我總體上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這方面還依然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在柏林,CDU/CSU黨,FDP黨以及綠黨正在進行組建政府的談判。您對這個即將上任的號稱“牙買加”的執政聯盟有什么期望?或者您更多的是擔心?
我的擔心是:這幾個黨派最終不能取得很多政策上的一致性,從而整個政府的行動能力降低。在當前這個多變的世界環境下,企業更需要改變和發展– 停滯不前就是后退。這對國家來說也是一樣的。未來的主題如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必須在黨派談判中得到處理。
…..哦,這剛好是黨派在他們拉選票時最不談及的領域。您真的認為,即將上任的執政聯盟確實對未來主題不僅僅是喊喊口號,而是真正解決問題嗎?
到目前為止,政府確實做了很多對的決策。否則我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發展得很好,即使有些事情確實出了狀況。我希望,我們能擁有一個面向未來的政府,而不是總看著過去。我們必須利用機會,發揮我們教育良好的勞動力資源的潛力。
就像難民問題對政府一樣,柴油尾氣門對汽車工業是個天大的棘手問題。您覺得它對汽車工業造成了多大的損害?
毋庸置疑,它在過去兩年來對汽車工業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作為從業人員,我們當然要對我們生產的產品負責。我們也作了不少事情,也對問題進行了徹底調查。我們但是不能總是看著過去。我們必須著眼于未來。未來有太多的挑戰,但是也有很多機會。具體說:柴油機也是可以很清潔的,柴油機還是有未來的。人們現在就可以在我們的展銷廳里購買,其它主機廠也是一樣。
在調查期間,關于公司內部運作您又學到了新的東西嗎?
如果您一年半的時間都在和一個這樣的主題打交道,當然會學到新的東西。所以我們也改變了很多東西。技術規范問題在戴姆勒比以前任何時期都更嚴格。在所有企業的分支機構里,我們都可以很確信地認為,東西在正確地為企業利益而運作。
我在早上我們的問卷調查里問讀者,什么問題他們最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并不是尾氣門,或者是各廠家串通聯合,而是汽車電動化。您是否認為,在將來30-40年以內,電動化是汽車的未來,即使還有電池、續航里程和充電設施這些種種的不確定因素?
這是目前最被看重的實現目標的途徑,目標就是實現汽車零排放。很清楚的是,并不是汽車技術上有未解決的問題,而且整個社會系統也有問題等待解決。政府必須樹立正確的框架條件,但是不要制定具體的方式方法。所以我們需要歡迎各種技術。但是我們不可能對未來40年做出預測。我甚至不能保證在未來10年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從而實現更經濟、更有效和更快捷地零排放出行方式。如果我們沒能在電池方案領域做到法定規范化,那我們就是沒有做好我們的工作。
目前的電網能支持100萬電動汽車的用電量嗎?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被回答。目前肯定的是,許多地方還不能給三個相鄰的家庭就能建一個快速充電樁。兩個和尚搶水吃,第三個和尚就已經放棄了。而且在充電樁之外還有需要解決的其它問題。我們作為車廠必須造出讓人心動的汽車,以至于客戶不會看了又走。但是整個系統還包括電能供給、基礎設施、充電樁、回收問題和材料問題。
您把研發預算再次提高– 而且不僅是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投資。燃油發動機也列在其中,以彌補新能源技術成熟前的空檔。是這樣嗎?
即使是在對技術發展最樂觀的預測當中,我們還是將會長期擁有燃油汽車的。如果我們要在降低二氧化碳的目標上取得進展,就不可能將燃油車停止。我們必須優化燃油車。
汽車在將來不僅僅是驅動方式改變,而且還通過自動化和數字化改變它的整個面貌?
是這樣的。從我們的概念車就可看出,我們在設計上完全是不同的想法。這就是要將完美主義和前衛精神將結合。
您是否擔心,Facebook可以僅用十分之一的人員創造像戴姆勒一樣的價值?或者谷歌集團的Alphabet僅用不多的資金就可實現兩倍的純利潤?
為此谷歌和蘋果或許只是用了5%的經費用于汽車研發。所以這就又將這個問題淡化了。我們必須對這些新興企業表示尊敬。同時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并堅信我們的強項。如果我們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并且繼續我們的研發道路,那我什么都不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