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齒協會談記實
時間:2011年3月18日13:30~17:30
地點:美國華盛頓特區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美國齒協所在地(1001號Fairfax Street,五樓會議室)
美國齒協(AGMA)會談成員:
現任主席:大衛.巴拉德先生(Mr. David Ballard),前任主席:萊斯利G.亨利絲女士(Miss Leslie G. Hennessy),繼任主席:馬特.蒙德克先生(Mr. Matt Mondek),總裁:喬.富蘭克林先生(Mr. Joe Franklin),總工程師兼技術委員會主任:埃米爾.奧博塔里布先生(Mr. Amir Aboutaleb)。
中國齒協(CGMA)會談成員:
李盛其秘書長,潘溫岳常務副秘書長,夏德江副秘書長,重慶長風齒輪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慶龍先生,洛陽華冠齒輪有限公司董事長梅利紅女士。
翻譯:東莞金州齒輪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勇博士(中國齒協、美國齒協會員)
美國齒協現任主席巴拉德先生、前任主席亨利絲女士和繼任主席蒙德克先生專程分別從南卡羅來納州、伊利諾斯州和威斯康辛州匯聚華盛頓,與美國齒協專職工作人員喬.富蘭克林總裁及埃米爾.奧博塔里布總工程師兼技術委員會主任一起熱情接待了中國齒協到訪代表。
首先由美國齒協現任主席巴拉德先生致詞,他代表美國齒協對中國齒協來訪表示熱烈歡迎,并希望通過雙方面對面交流,進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增強彼此友誼、探討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技術交流、國際會展等方面的合作,促進兩國齒輪工業的發展。李盛其秘書長代表中國齒協對美國齒協熱情、周到和高規格的接待表示誠摯的感謝。他說,美國是當今世界最發達的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美國齒協在服務會員、行業自律、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協會治理結構建設與協會運作方式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齒協此次拜訪美國齒協的目的就是學習借鑒、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推動合作。隨后雙方在坦誠、友好的氣氛中就各自協會基本情況、知識產權保護、齒輪傳動國際會展以及雙方擬開展的合作等內容進行了廣泛、深入、務實的交流,雙方達成了許多共識。會談主要內容如下:
一、 喬.富蘭克林總裁介紹美國齒協情況
1、 美國齒協成立于1916 年,由九家齒輪制造企業為共同解決齒輪噪聲和壽命兩個共性核心問題而自愿發起成立。主要任務是制訂協會技術標準,使成員企業在技術上具有一致性,在市場交易中有共同語言和評判準則。1917年,美國齒協出版發行了第一個AGMA標準。
2、 自1993年起,美國齒協成為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主要會員。AGMA是負責制定國際齒輪標準的ISO/TC 60(齒輪)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也是ISO/TC 60第2工作組(齒輪精度)和ISO/TC 60 第9工作組(齒輪驗收規則)的秘書處。
3、 1997年,美國齒協成為ANSI(美國國家標準學會)認可的標準制定組織,被ANSI采用的AGMA標準即為美國國家標準,使用雙重代號識別,即在原AGMA標準編號前面直接加注ANSI 代號。
4、 制訂技術標準的計劃由技術委員會擬定。標準制訂可由會員企業、技術委員會或社會提出。如,2005年、2006年間,美國齒協得知有保險公司、咨詢公司關心風電齒輪箱的壽命,于是AGMA就組織行業專家和企業來討論,大家得出一致結論:應該有一個風電齒輪箱的技術標準,才能做好這個產品。然后,由成員企業提出標準初稿,由技術委員會的成員整理成標準討論稿發往有關企業征求意見,這時自愿報名參加標準制訂的企業會更多一點,由初期的大約20多家公司增加到50家公司,包括齒輪、油品、軸承等相關企業的專家參與到這個標準的起草中,他們把各企業最新的研究成果帶來研討,達成一致的就納入標準。經歷2~3年的時間,50家企業的共同努力,AGMA風電齒輪箱標準最終由美國電機協會和齒輪協會聯合制訂發布,并被ISO采納,成為風電齒輪箱國際標準。由于有眾多的成員企業參加協會標準的制訂,在標準的制訂過程中就達成了廣泛的共識,為標準發布后的執行創造了條件。
所有技術委員會的成員企業均可自愿參加標準的制訂,費用由各參與企業承擔。AGMA標準的版權屬于美國齒協,所有成員均可有償獲得AGMA標準及參加標準培訓。
5、 AGMA現有25個技術委員會,其成員由會員企業的高級工程師和大學教授組成。協會鼓勵會員企業進入技術委員會,但要成為技術委員會成員有資歷、水平等條件要求。條件不具備時,可先作為觀察員列席會議。近百年來,美國齒協始終把制訂協會技術標準作為核心任務,迄今已出版發行了約125個AGMA標準。
6、 隨著美國齒協會員的增加,協會增加了生產、貿易等信息的服務。AGMA現有13位專職工作人員,有425個會員,會員由齒輪與齒輪傳動裝置企業,以及機床、刀具、量儀、油品、材料等配套產業鏈上的企業構成,其中有來自32個國家的國際會員(包括來自中國的會員)。
7、 美國齒協現任總裁喬.富蘭克林先生(Mr. Joe Franklin),他自上世紀的1991年擔任總裁至今,曾于2002年率20人代表團訪問中國齒輪行業并考察有關齒輪制造企業。
8、 美國齒協的治理結構:美國齒協的決策機構是董事會,董事會由美國齒協的商務管理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等專業工作委員會投票選舉產生。董事會由17個董事構成,分別代表不同區域不同類別的公司,有大公司,也有屬于行業細分市場領域中有代表性的小公司。17個董事再選出5個執行董事,構成董事會執行委員會,每個執行董事每兩年一輪值,出任董事會主席。其余12個董事,每年由委員會新選4個董事進行替換,即采取“4進4出”的辦法進行更大范圍的輪換,以體現行業的代表性和決策的民主性。美國齒協的總裁是職業經理人,每年受聘于董事會,是齒協的最高管理者,對董事會負責,可連聘連任。
美國齒協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同行業企業自愿發起成立的,因此協會是會員單位的協會,與政府沒有任何關系,沒有獲得政府一分錢的支持。其服務和治理結構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即始終堅持標準為主線,服務為根本,堅持用標準規范企業行為,用標準規范市場準入,用標準促進齒輪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用標準引領行業發展;民主自治,自主發展是其治理結構的精髓,任何人,包括主席和總裁的意愿和權力都不能置于行業組織之上,重大事項只能通過廣泛協商和民主決策來決定。
美國齒協雖然與政府沒有任何關系,但卻可通過其公共事務委員會與美國國會議員溝通,向國家的立法者和管理者反映齒輪行業的訴求,以此影響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戰略和法律法規的制定。
9、 美國齒協的收入:美國齒協年收入總和的一半來自會員的年費(即會員會費),約150萬美元,每個會員按其年銷售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年費。另一半收入主要來自協會標準銷售(協會標準由協會的銷售公司經營,銷售所得一半歸協會所有,一半留給技術委員會支配)、開辦技術培訓(根據會員提出的要求,協會組織行業專家來開辦相關培訓課程)以及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齒輪博覽會等收入。
10、 美國齒輪行業2010年銷售額較2009年減少20%。
二、 李盛其秘書長介紹中國齒協情況
1、 中國齒協,英文簡稱CGMA,成立于1989年11月23日,由當時的機械工業部的7個司、局和國家的其他8個工業部有關齒輪制造的213家企業組成,是跨地區跨行業的全國性行業組織。經過21年的發展,現有基本會員(齒輪及其傳動裝置制造企業,即車輛齒輪和工業齒輪)200多家,機床、刀具、量儀、材料、油品等產業鏈上的企業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會員200余家,來自8個國家的50多個國際會員,共計近500家會員,是中國機械工業中的中大型行業協會。2010年全行業實現銷售額1600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28億美元,加上進口300多億元人民幣,市場容量已達2000億元人民幣。有兩家銷售收入首次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企業,一個是協會會長單位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6億元人民幣,一個是副會長單位南京傳動設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人民幣。協會開設了CGMA網站和《齒輪行業信息》月刊。現已出版發行CGMA標準24項。
2、 CGMA參照AGMA的組織架構,結合中國國情和行業特點,在原8個工作委員會的基礎上,增加了4個工作委員會,現共有“專家委員會”、“管理工作委員會(籌)”、“標準工作委員會”、“齒輪教育培訓中心”、“齒輪貿易與展覽工作委員會(籌)”、“齒輪鋼質量監控貿易協作網”、“齒輪制造、檢測與試驗工作委員會(籌)”、“車橋與錐齒輪傳動工作委員會”、“小模數齒輪工作委員會”、“齒輪熱處理工藝及裝備工作委員會”、“齒輪表面強化工作委員會(籌)”和“齒輪潤滑與油品工作委員會”12個工作委員會。
3、 CGMA的治理結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是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164家理事單位,構成CGMA的理事會,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協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選舉產生54家常務理事單位,構成CGMA的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是理事會的常設機構,在理事會閉會期間,領導理事會開展日常工作,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會選舉產生會長、副會長,領導常務理事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常務理事會負責。CGMA現有正副會長18家,現任會長是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大開先生。由會長提名,經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聘任CGMA秘書長。由秘書長提名,經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聘任副秘書長。CGMA現有正副秘書長共12人,其中兼職副秘書長10人,來自行業骨干企業的專家和大學教授。CGMA秘書處設在中國首都北京,現有專職工作人員8人,包括6個全職人員和2位名譽會長。
三、雙方交流的話題和擬開展合作的內容
1、AGMA希望CGMA介紹關于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看法
李盛其秘書長回答:CGMA歷來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在2010年召開的齒輪行業年會上,全體與會代表通過了“中國齒輪行業創新發展自律公約”。這在中國行業協會中還是為數不多的嘗試通過會員共同倡議、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并表決通過本行業自律公約的協會。其目的就是要在“十二五”期間更好地引導行業企業以品牌、標準、服務和效益為重點,核心是培育和提升研發能力,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知識產權法》、《商標法》等我國相關法律為依規,反對低價惡性競爭,反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在行業中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創造性勞動的氛圍,鼓勵為用戶創造長遠價值的質量競爭與價值競爭。
2、當美國齒輪企業在中國受到知識產權侵害時,CGMA能提供什么幫助?
李盛其秘書長回答:美國齒輪行業在華投資企業受到知識產權侵害時,可向CGMA秘書處申請行業調解調查。秘書處將組建與當事雙方沒有利害關系的行業專家進行獨立、公正、權威的第三方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提出調解方案,當事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受害企業可訴諸法律。幾年前,CGMA成功調解了SEW公司與中國齒輪行業四家企業的知識產權糾紛,多方達成了諒解,在行業中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3、喬.富蘭克林總裁詢問,是否知道在中國有網站在未經AGMA授權的前提下,銷售AGMA標準。
李盛其秘書長回答:此前尚未聽說此事,但可以負責任地告訴AGMA,CGMA不會有此行為,并表示愿意協助AGMA調查。CGMA此行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希望能得到AGMA授權,翻譯中文版的AGMA錐齒輪系列標準,以及探討雙方就出版發行中文版AGMA錐齒輪系列標準的合作方式。
對此,AGMA會談人員均表示歡迎,并期望雙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合作。關于授權CGMA翻譯中文版的AGMA錐齒輪系列標準及合作方式,喬.富蘭克林總裁表示需經AGMA董事會研究決定,并希望CGMA組織的翻譯人員能準確理解原文。
李盛其秘書長回答:參與標準翻譯的人員均是行業錐齒輪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大學教授,并且將他們對AGMA原標準的理解已用于指導實際生產,經多年實踐驗證是正確的。對中文版AGMA錐齒輪系列標準的質量我們充滿信心。建議的合作方式:中文版AGMA錐齒輪系列標準中美齒協雙方署名,AGMA可聘請在格里森公司工作的中國籍錐齒輪技術高級雇員參與標準的翻譯審定,標準出版發行后的利益雙方共享。
4、喬.富蘭克林總裁在回答AGMA行業自律有哪些成功的經驗時說,美國齒輪行
業粗放式惡性競爭的年代早已結束。現在,行業協會就是向成員企業的老板、高層提供接觸交流溝通的平臺,創造協商的機會,促成達成共識,一旦達成共識,大家都共同遵守。
5、喬.富蘭克林總裁詢問,CGMA與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的關系
李盛其秘書長回答:按中國的現行管理辦法,社團組織的登記管理部門是國家民政部。中國的行業協會大多數是在20多年前由國家有關部委的司、局籌建設立,當時籌建齒輪協會跨度大(機械工業部的7個司、局和國家的其他8個工業部)、時間長(調研了美、日、歐等相關行業協會和國內外齒輪制造企業,歷時近2年),到申報成立齒輪協會時,由于民政部給機械工業部設定了注冊一級協會的名額限制,作為獨立法人的一級協會名額已用完,齒輪協會只能作為在民政部登記備案的二級協會,放在當時機械工業部已籌建設立的“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內。因此,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是CGMA的上級協會,齒協在業務上接受其指導,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在重大外事活動前要得到上級協會同意,如此次訪問AGMA,事前得到了上級協會的同意。
此時美國齒協總裁喬.富蘭克林先生插話說:“齒輪不是通用零部件,而是機械傳動的關鍵基礎件,如此設置并不合理,希望CGMA能早日成為一級協會。”
李盛其秘書長非常高興地告訴美國齒協參加會談的人員,CGMA有幸參加了國務院法制辦和國資委委托的“協會商會法立法課題研究”,并會同鋼鐵協會、道路交通協會負責“協會商會法人治理結構和資產管理”子課題研究,于2010年底順利結題。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化和改革的深入,國家正在加快協會商會法立法進程,CGMA會如AGMA一樣,成為既有市場地位又有法律地位的一級行業組織。目前,CGMA雖然是二級協會,但獨立自主開展行業活動,如組織制訂協會標準、會員培訓、召開會員單位主要領導參加的行業年會、舉辦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的國內外技術交流會和專題技術研討會,推動行業共性技術聯合攻關等。這些活動,廣大會員積極參加,并深受他們歡迎與好評。我們參加國家工信部組織的行業運行情況座談會、參與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調研與制訂,向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推薦行業會員技術改造及科技研發項目,多渠道反映會員訴求。
喬.富蘭克林總裁接著補充說:“CGMA已確立了很好的市場地位,希望我們雙方加強合作,進一步提升CGMA的國際影響力,更好地為兩國會員服務。”
6、美國齒輪企業進入中國尋找供應商或尋求投資合作,CGMA能提供哪些幫助?
李盛其秘書長回答:CGMA可以將美國齒輪企業的需求信息有針對性地告知相關成員企業或通過CGMA的網站、《齒輪行業信息》向全行業發布,以尋找潛在的合作伙伴。我們也歡迎美國齒輪制造商及其關聯企業加入CGMA,成為CGMA的國際會員,就如我們推薦行業企業加入美國齒協一樣。CGMA熱情邀請AGMA參與會談的人員或率團到中國齒輪行業企業考察、參觀交流,以促進兩國齒輪行業的合作,共同推動兩國齒輪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加會談的夏德江副秘書長,介紹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齒輪加工委員會的發展史和與CGMA長期、緊密、友好的合作情況,并邀請AGMA會談成員到天津天海同步集團考察交流。
重慶長風齒輪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慶龍先生和洛陽華冠齒輪有限公司董事長梅利紅女士分別介紹了重慶、洛陽的歷史、文化、投資環境和各自的企業情況,并熱忱邀請AGMA高層領導到重慶、洛陽考察,尋求合資合作。
喬.富蘭克林總裁代表AGMA愉快地接受邀請,并邀請CGMA參加會談的成員或率團參加2011年11月由AGMA在美國俄亥俄州舉辦的國際齒輪博覽會。CGMA參加會談的人員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會談結束后,雙方互贈禮品,并合影留念。
(CGMA李盛其整理)